问题描述:
[问答]
阅读下面一段教学案例(节选),回答后面的问题。1.辩论主题确定前,动员班干部,商讨辩论主题是否符合学生自身特点。经班委会共同协商,一致通过,最终将"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"确定为本次辩论会的主题。2.将辩论主题公布于众,发动全班每名同学为主题献策(要求每人分别提供一条利大于弊、弊大于利的论据)。3.充分利用班委及团干部的组织能力,分别到图书馆、书店、网上查找与本次主题有关的内容,作为组织者也应积极参与到资料的查找搜寻中去。4.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,经一周左右的查找与整理,找到与本次主题相关内容数十条,帮助学生筛选组织这些材料,作为本次辩论会的主体内容。5.召集正反双方辩手,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辩论技巧。6.在辩论赛举行前两三天进行一次辩论程序的演练。以上案例片段是某初中语文教师为《走上辩台--上网利弊谈》一课所做的课前活动准备,请指出其存在的问题,并提出修改建议。
参考答案:查看无
答案解析:无
☆收藏
答案解析:无
☆收藏
上一篇:某核电站年发电量为100亿度,它等于3.6×16J的能量,如果这是由核材料的全部静止能转化产生的.则需要消耗的核材料的质量为()。
下一篇:清代画家郑板桥所说的从“眼中之竹”到“胸中之竹”,再到“手中之竹”,形象地描述了()过程的基本特征。
- 我要回答: 网友(3.17.78.184)
- 热门题目: 1.简述美国《1787年联邦宪法 2.猫叫综合症是由下面何项引起的 3.在学习完《愚公移山》"子子孙